2017年10月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真题及答案解析(多选及客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题干】《战国策》的文学特色有( )。
【选项】
A.铺张辩丽
B.夸饰恣肆
C.引譬设喻
D.善用寓言
E.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答案】ABCDE
【解析】《战国策》的文学特色有铺张辩丽、夸饰恣肆、引譬设喻、善用寓言和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战国策》主要记载当时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策谋或说辞,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其史学价值虽不及《左传》、《国语》,但在文学上自有其独到的特色:
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的说辞,排比夸饰,对后来辞赋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
三、摹绘人物,形貌毕肖。刻画最为传神的是策士形象。如“苏秦始将连横”。
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比喻如“狡兔三窟”、“唇亡齿寒”、“驱群羊攻猛虎”、“抱薪救火”、“危于累卵”、“轻于鸿毛,重于丘山”,寓言如“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等。使文章形象生动,饶有趣味而富于文采。
【考点】先秦历史散文
32.【题干】下列关于五言诗兴起和成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选项】
A.五言诗的形成,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
B.《文选》中的“苏李诗”,是五言诗形成的标志
C.《诗经》中少数的五言句,是五言诗的起源
D.东汉前期的文人五言诗,是五言诗形成的标志
E.张衡和秦嘉诗,是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标志
【答案】ADE
【解析】五言诗的形成,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根据现存资料,有作者可考且信实的五言诗,最早是东汉前期应亨和班固的作品。班固之后,文人五言诗渐渐增多,如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三首、郦炎《见志诗》二首、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娆》、赵壹《刺世疾邪赋》篇末附诗二首等。其中,张衡和秦嘉的作品,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
【考点】两汉诗歌
33.【题干】陶渊明今存辞赋有( )。
【选项】
A.《自祭文》
B.《归去来兮辞》
C.《感士不遇赋》
D.《桃花源记》
E.《闲情赋》
【答案】BCE
【解析】陶渊明辞赋:《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感慨悲愤,情绪强烈)、《闲情赋》。
【考点】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34.【题干】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有( )。
【选项】
A.文以明道
B.唯陈言之务去
C.不平则鸣
D.用事绵密
E.声律严整
【答案】ABC
【解析】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有文以明道、唯陈言之务去和不平则鸣。
(1)主张“文道合一”,即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为道服务。一方面“文以明道”,强调文章要贯穿儒道的精神,具有阐发儒道的作用。
(2)主张文体革新。既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博采前人遗产,又强调创新。指出学习古文辞应“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反对模仿因袭,主张“词必己出”。
(3)提出不平则鸣的思想。
【考点】古文运动
35.【题干】唐代传奇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有( )。
【选项】
A.善于描写人物性格
B.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C.语言华实相扶,凝炼传神
D.讲唱结合
E.插入诗歌
【答案】ABCE
【解析】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唐代传奇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有
善于描写人物性格、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语言华实相扶,凝炼传神插入诗歌。
【考点】唐代传奇小说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题干】《诗经》
【答案】《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40篇。《小雅》中另有笙诗6篇,不在305之数。
【考点】诗经
37.【题干】新体诗
【答案】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新体诗是由古诗到律诗的过渡形态。新体诗的代表作家是谢朓、沈约。沈约的诗歌理论及影响。
【考点】永明诗
38.【题干】元白诗派
【答案】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这派诗人重写实、尚通俗,走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
【考点】中唐诗歌
39.【题干】长吉体
【答案】长吉体,指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有的风格意境。"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辞、设色等方面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在遣辞与设色方面,多用"泣"、"腥"、"冷"、"血"、"死"之类的字眼以及"冷艳怪丽"的风格,使诗歌带有伤感冷艳的风格。
【考点】中唐诗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题干】简述东汉后期散文的一般特征。
【答案】
东汉后期散文:切中时弊,情感浓郁:(仲长统)
王符《潜夫论》,“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二十馀篇,以讥当时得失。不欲章显其名”
仲长统《昌言》(文风较为质朴,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比较激烈);因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有的文章也写的潇洒美丽,如《乐志论》。
【考点】两汉散文
41.【题干】简述司马相如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答案】司马相如大赋除采用问难的结构、整齐排偶的句式这些典型的大赋格式外,还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丧失了真情实感:在《天子游猎赋》中,找不到充满激情的作者的影子,看不到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切身感受,感觉不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二)空间的极度排比:《天子游猎赋》有繁复的空间排比:不只是方位的排比,也包括段落的排比、句子的排比和词藻的排比。
(三)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繁细的铺叙、夸张的摹绘,是《天子游猎赋》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四)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
【考点】司马相如、杨雄与汉大赋的勃兴
42.【题干】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答案】一是抒写孤苦寂寞和忧生惧祸之情;
二是讽刺时政,揭露社会丑恶腐败;
三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
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它们非一时一地之作,既有统一的文学特征,每首又各具特点。
【考点】正始诗歌
43.【题干】简述韩愈诗歌的艺术风格。
【答案】
(1)“以文为诗”是韩愈诗歌的主要特点
(2)为避免诗歌因散文化而流于平易油滑一途,韩愈在艺术上蓄意追求狠重、怪奇、险劲的境界,甚至走到以丑为美的地步,即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
【考点】中唐诗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题干】试述《离骚》在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答案】(1)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来谋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实写,后半部分对理想之实现的探索,虚写。
(2)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吸收方言入诗。
【考点】屈原与《离骚》
45.【题干】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答案】"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进雕赋表》评扬雄、枚乘辞赋的词语,后人以之指杜诗的风格特色。何谓"沉郁顿挫"?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杜诗提要》)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
一、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杜甫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一种时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笼罩着由于悲凉的气氛。如《登楼》哀切之极,悲怆沉郁。
二、潜气内转和波澜老成:由于生活的折磨,使原本生气勃勃的诗人变得沉郁了。杰出的代表作《秋兴八首》,一次一次的忆长安、感盛衰和伤沦落,沉郁回环,悲慨深沉,极顿挫之致。以诗人身世飘零,忧念长安的悲怆心情作为基调,每一乐章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表现基调的凝重感情。
【考点】李白与杜甫